4月11日,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华商厅嘉宾满堂,由大连理工大学主办,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等单位合办的绿色增长理论与实践国际研讨会在这里开幕,吸引来自加拿大、英国、俄罗斯、日本、韩国以及国内的知名学者、企业家150多人前来参会。此次会议也是大连理工大学生态规划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武春友教授主持的四方合作“绿色增长”项目的第一次国际会议,它的成功召开为“绿色增长”的国际化交流搭建了平台。而武春友教授在会议上的演讲“绿色化能力提升是可持续绿色增长的途径”,也令该项目的研究向更深层次推动。
“绿色化”是把生态文明摆到了非常高的位置
武春友教授开篇就提出,绿色增长是通过技术创新驱动与制度安排,用最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创造出资源效率、环境友好、社会包容与和谐的经济增长与最大发展效益。而绿色化是实现可持续绿色增长的有效途径。
当前,绿色化在中国正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2015年3月24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就提出一个让人们耳目一新的新概念:“绿色化”。
“绿色化”就是把生态文明摆到了非常高的位置,不仅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发展方式的“绿色化”,而且要使之成为高级别“价值取向”。
其阶段性目标,就是 “推动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加快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促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利用、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也就是朝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进发。
如何解析“绿色化”?首先,在经济领域,它是一种生产方式——“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有着“经济绿色化”的内涵,而且希望带动“绿色产业”,“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
同时,它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力戒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
并且,它还是一种价值取向——“把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
武春友教授以一个案例说明了绿色增长愿景所代表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2014年11月24日,宁波市一家餐厅推出机器人送餐服务。机器人服务员具有自动送餐、控盘回收、菜品介绍等功能,会说40句基本用语。
在餐厅有一条光感应磁条,机器人沿着线条滑行。当记者无意间挡住了一个正在滑行的机器人时,这个机器人停下来并开口说,我正在送餐,麻烦你避让。
由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机器人造价6万元,寿命5年,平均每年成本1.2万元。充电一次4小时,机器人可连续工作8小时。相比人工服务,极大降低了社会成本。
绿色增长令社会发展充满绿色生机,而绿色化则是实现可持续绿色增长的有效途径。“绿色增长理论与实践的国际比较研究”项目的重点研究内容提出了对绿色化发展的价值取向: 企业生产方式实现绿色转型;产业生产方式实现绿色增长;消费方式进行绿色转型,实现绿色消费。在整个的价值取向上,坚定地实现生态文明的总目标。
绿色化能力的提升依赖制度安排与技术创新驱动
绿色化是一系列能保障系统稳定可持续绿色和使已经破坏的环境变成绿色的实践活动。这里的“化”主要指“变”,绿色,即变成绿色,如何绿色化,就是如何变成绿色。
绿色化能力则指对已经绿色的可持续保持绿色的能力,以及把已经破坏的环境“变”为绿色的能力。保障系统稳定可持续绿色,重点是新的机会,新的项目,一定从源头减量化开始,即从研发、设计(包括产品和工艺、材料选择、供应链等设计)开始。
绿色化技术能力提升是实现绿色增长的重要基础。从人均资源存量、污染物排放以及降低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和资源消耗等方面,通过技术创新—技术研发—技术应用等环节的推广与深入实践,降低绿色化系统的资源供给与废物代谢压力。
绿色化管理能力提升是实现绿色增长的核心要素。从思想上提升对绿色增长和资源效率的认知,通过供应链体系的绿色化,在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切实的制定和执行绿色化举措,从而通过降低资源、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进而提升区域绿色化和绿色化能力。
绿色化制度能力提升是实现绿色增长的重要保障。以法律法规、战略部署、规制的设计与监督的方式对企业、个人、政府等组织机构的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构建起人人心系绿色化、企业和政府关注绿色化的社会风尚,通过在人口控制、污染治理、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不断优化来进一步提高区域的绿色化认知。
绿色化文化能力提升是实现绿色增长的永续保障。使政府削弱对GDP的刻意追求,转而以绿色GDP为追求目标。通过在全民范围内普及绿色增长的理念,让公众关注绿色增长变化,积极促使公众参与到绿色化的活动中,使绿色增长不再仅仅是企业和政府的责任,更是公民自身的权利和责任的价值取向。
提高绿色化能力 创造“绿色化”和谐
绿色化能力的提升路径是什么?武春友教授指出,这需要社会各层面的“广域”参与。比如大力推广绿色技术和低碳技术实践、不断推动全生命周期绿色化理念的实践性、积极完善绿色化制度体系建设、创造广域“绿色化”和谐。
企业和研发机构应投入大量的人、财、物加强污染防控处理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如洁净技术、终端控制技术、净化处理技术等的开发以降低生产制造与消费等环节所产生的各类污染;
持续关注和投入生态绿色技术,如水土保持技术、生态修复技术等关乎生态环境整体水平提升的技术,以不断提高单位资源的产出能力。积极推广二氧化碳捕获转化技术,通过净化回收高耗能、 高污染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将其转化为生产中能够再次利用的原材料,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大力开发清洁能源技术,鼓励清洁煤技术以及水能、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的应用,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从战略的角度重视绿色技术的采用与创新, 以绿色技术的采用为其内在需求,采用最大程度地降低全流程的废物和污染物产生的工艺和技术系统,着眼于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可持续的生产和更新能力。
针对企业在产品开发、设计、生产、流通、营销和回收等流程,分别制定和开展绿色化技术的研发和实施,重点关注产品在设计和开发阶段的绿色化程度。
在绿色化能力的提升路径上,绿色技术创新被认为是一项重要驱动力。以石墨烯电池为例,这种新的电池可把数小时的充电时间压缩至短短不到一分钟,充电10分钟汽车就能跑1000公里。石墨烯聚合材料电池的成本将比锂电池低77%,重量也仅为传统电池的一半。可以预见,如果该项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对于社会资源的使用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类似的技术创新正成为绿色化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以技术为核心、以制度与观念为保障,绿色发展将因此更具有可实现性。
背景介绍
“绿色增长”被国际社会普遍视为解决资源环境危机、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平衡与包容性发展的重要议题,建立和完善“绿色增长”的理论与方法体系、总结世界各国绿色增长最佳实践的经验,具有特别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2001年8月,由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牵头,大连理工大学、南京大学和海南国土资源环境厅共同组成的国际合作团队获得了由加拿大国际开发署资助的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CIDA Tier 1)《中国沿海社区生态规划与环境管理》。大连理工大学为支持与承载该项目,于2001年12月批准成立大连理工大学生态规划与发展研究所。借助CIDA项目研究的契机,生态所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循环经济规划、低碳经济规划以及绿色增长、绿色发展的研究与咨询工作。
2013年8月,由生态所所长武春友教授主持,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和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三方合作申请的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绿色增长理论与实践的国际比较研究”成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
此次会议是“绿色增长”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的第一次国际会议,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为“绿色增长”的国际化交流搭建了平台。
|
武春友教授
|
bet365日博亚洲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研究方向:发展决策管理、生态规划管理、技术创新管理、绿色增长与绿色转型管理。曾任大连理工大学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点长、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负责人。 现任大连理工大学生态规划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大连理工大学国际生态安全研究所所长,兼任大连市委市政府第五届咨询委员,同时2002年开始在上市公司做独立董事,2004年国家首批中国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 |